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是国家全面崛起的迫切要求。“双一流”是尖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不仅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摇篮,而且是现代人类文化、思想的重要源泉。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要求省级政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基础条件,统筹推动区域内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高校的一流建设之路。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山东等20多个省市出台了各自未来5至10年的大学发展和学科建设方案,各地的“双一流”建设可谓如火如荼。从各地建设方案中不难发现,突出优势特色、对接地方需求,加大经费、人才保障力度,动态监测、确保建设实效,成为各地“双一流”建设的突出做法。 在实际工作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尤其是要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学校必须保持定力、激发活力、汇聚合力、精准发力、投入精力,从以下四个步骤开展全面推动科研工作。 首先,要重视培养和引进杰出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构建一流科研团队。 其次,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激发科研活力。 再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领域,精准发力。 最后,通过协同创新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汇聚合力,产出一流科研成果。 其中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学校进行“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的,将极大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此外,要参与“双一流”建设的不仅是高校的使命,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层次推进、多元化投入的格局。同时,健全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转化机制,实现“基础研究-技术预研-重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产学研合作,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实现科技与经济双提升。 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类技术交易市场超过1000家,其载体平台也丰富多样。以飞天众智中国制造科技服务平台(简称飞天众智 )为例,其采用“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思维,结合线上数据库、技术对接与线下市场开发、技术支持,以高新技术领域为主,吸纳众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资源,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国乃至全球性技术交易网络,而企业则成为技术的主要服务对象。 平台上线近2年来,撮合航天某院某所通过复合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技术,为知名985/211高校私人订制了超声C无损检测设备,项目收入2000万元。由平台发起并参与的新能源汽车底盘轻量化技术和多车型底盘柔性共线生产项目,协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研发机构,通过优化多品种汽车底盘生产布局,为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施新能源汽车底盘柔性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预期收入4.5亿元,现已申报工信部04专项项目。 飞天众智平台负责人表示:“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首破万亿,这表明我国的科研成果技术交易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市场潜力无限。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方针,无疑又给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为企业解决需求的产学研合作中来。” |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