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正踩在了岔路口上。 产业升级困难、劳动力成本增加、国际贸易冲突加剧等,粗略看来,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潜在威胁实在不少。但如果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分析,威胁的另一面则是机会。以劳动力成本增长为例,由此导致的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制造业出现“用工荒”固然是个问题。随解决手段也是切实存在的——大规模采用工业机器人,替代最没有技术含量的那一类简单工作。由此,不单能降低用工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市场。 正如《中国制造2025》、《装备制造业十三五规划》等战略所规划的那样,高端装备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飞天众智中国制造科技服务平台(以下简称“飞天众智”)自动化专家周博士认为:在目前国内的实体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两大市场,已经到了爆发临界时刻。 “工业机器人在很多流水化工序上可以取代传统人力,同时兼具缩短生产周期、便于从事高危高强劳作等优势,是推进工业4.0必不可少的环节。” 周博士认为,基于欧美已有市场经验证明,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与废品率;采用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更可控的生产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零件的处理能力和产品质量等。所以,尽管这些设备均价格不菲,但折算边际成本,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意味着生产成本的显著削减。 “而更为重要的是,新一代工业机器人的适用领域已超出了传统认识。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在进行编程后,可适应多种跨领域工作任务。这使它们超越了传统认识中自动化汽车工厂里切切焊焊的机械臂,成为了可以广泛替代多种简单劳动的手段。”周博士进一步表示。所以,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时代,工业机器人市场必将应势而起。 根据飞天众智数据中心资料,2015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为每万人30个,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7.5万台,同比增长23.7%,主要用户为汽车生产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力争达到15万台,2025年和2030年的销量目标分别为26万台和40万台。 目前,机器人产业链分为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和下游的系统集成三大组成部分。上游五大关键零部件分别为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而截止2016年末,上述市场仍主要被掌握在ABB、西门子等海外企业手中。少量国内机器人制造企业的核心部件,多数仍依赖进口。而中游和下游的竞争激烈,存在低端产能过剩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具备优秀研发和管理团队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有鉴于上述产业背景,目前日渐成熟的3D打印技术即将伴随而起,紧随其后迈入朝阳产业的行列中。 不过,3D打印技术的崛起对于现有工业是福是祸,产业观察领域一直持有两种意见。其中较为消极的态度认为,3D打印技术有可能对现有产业产生搅局作用,形成对现有工业体系的冲击。对此,飞天众智平台精密制造专家王工有不同看法: “3D打印技术通过三维数字模型设计和多种打印技术的结合,实现材料层层叠加以得到三维物体。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处理复杂结构和个性化生产,并延伸出流程优化、减少损耗、满足应急需求等优点。” 王工认为,无论从成本还是技术角度考虑,3D打印都不会对规模制造形成颠覆。相反,其借助3D数字模型制造特殊构型部件的能力,是在现有制造手段下对工业体系缺环的一种有力的完善。 根据飞天众智数据中心资料,新三板中这两个领域的挂牌公司近50家,市值约120亿元。相对而言,两大产业均处于蓝海状态。 |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