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令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重新成为热议的话题。 那么日趋规范的监管是否会阻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呢? 从理论上来讲,金融创新大多都是突破现有的金融现状,监管会出现短暂的缺失。这本身无可厚非,甚至可能有利于金融监管的与时俱进。但是,缺乏监管的互联网创新对于公众来讲是否有利呢? e租宝、人人贷等互联网金融平台陆续出现问题,证明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创新,必然会出现异化的倾向,加剧金融风险聚集和传染。一旦金融风险超过上限,公众必然会成为牺牲品。 同时,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创新,一不留神就会成为套利的工具。而“利”从何来呢?大多都是公众的“血汗钱”,一旦创新企业出现问题,对于公众来说有可能会血本无归。因此,从公众的角度出发,金融监管就是保障公众权益的保护伞。 那么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讲,金融监管到底是不是枷锁呢? 对于公众而言,创新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创新带来的风险太大,就会令公众对于创新的行业产生不信任感,从而拒绝这个行业。如果公众都抵制这个行业,那么这个行业又有什么前途呢? 所以,创新不是钻监管的空子进行套利甚至欺诈投资者,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数据优势,能够更好地优化现有金融服务,创造过往无法实现的服务方式,最终服务到传统金融之前难以覆盖到的广大小微企业以及普通投资者,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服务可达性。 去年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启了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的新起点。今年,银监会等部门再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金融公司规范发展的路径更加明晰。此次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方案》显示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在当下行业风险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针对行业内存在的恶性欺诈及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进行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对公众权益的保障,也是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 “野蛮生长”这个词一直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治有助于避免行业发展失序。今年年初以来,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工作在全国各地展开实施,效果显著。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整顿,在没有影响行业朝前发展的前提下,互联网金融行业“野蛮生长”的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一些不满足要求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有序退出,平稳过渡。 在此基础上,《方案》的正式下发,让专项整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这无疑会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良好秩序的建立,加速淘汰不规范的平台,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进而更好保护投资人、用户合法权益,同时降低互联网金融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等风险。 如果没有金融监管的存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肯定不容乐观,而正是金融监管的存在,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继续保持创新、快速发展的潜力。所以,金融监管不仅不会妨碍互联网金融创新,反而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保护伞。 老微贷以资金安全为生命线,运用领先的风控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属金融服务,并向最前沿的创新金融、科技金融迈进,构筑领先的金融生态圈。 老微贷核心团队均为国内资深金融专业人员,囊括基金、证券、银行等诸多行业精英,在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领域拥有丰富一线经验。 公司秉承“稳健、透明、创新”的企业理念,通过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稳步做强,承诺用心服务惠及每一位客户。 |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