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瓷器,产生于北宋晚期。在对汝窑进行改进时,成功地在卵白色汝窑上创烧了五彩。描金汝窑五彩,印花汝窑五彩,贴花汝窑五彩,汝窑刻花、划花五彩,汝窑素五彩,它的简称是历史上著名的 宋五彩 ,也称之为 汝窑五彩 。从诸多器物上看,它的技法已相当成熟,更是制瓷业历史上巅峰时期的正统的代表瓷。基本色调以红 、黄、绿、蓝、紫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以釉上彩的装饰方法。它的存世器物珍稀。 轧道工艺,也称之为雕地工艺,是在瓷器色地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工具拨划出细如毫芒、宛如锦纹的凤尾状纹,为乾隆时期创制的新型装饰技法。在轧道地上绘花卉图案,具有铜胎画珐琅的艺术效果。此种工艺颇为费工,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这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景德镇艺人谓扒花。 清代五彩瓷均是由景德镇造模拉胚做成半成品,而后送入宫廷造办处由宫廷画师专填彩描摹再次烧造。由于皇帝的喜爱,很多造办处所产精美瓷器亦有皇帝参与设计。清代陶瓷之所以能使人为之倾心和陶醉,一是体现了制作工艺的精致细腻,不少作品有一种高雅的格调和雍容华贵的风姿;二是有一种一般民窑无法比拟的优越感,带有强烈的贵族化意味。就五彩瓷来说,华贵深凝是它的总体面貌。清乾隆官窑瓷器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题材的五彩瓷器。文中此物为五彩描金轧道扇贝牡丹花鸟纹灯笼瓶,将于9月28日亮相香港荣盛国际精品拍卖会,此瓶器型规整,呈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造型气势不失,给人古拙、凝重、质朴的感觉。胎体精细,拉坯修坯端正细微,一丝不苟,坯体接口不留痕迹。绿松石足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外壁通体为轧道扇贝纹做地,绘以描金五彩牡丹花鸟纹,象征“喜气”和“富贵”。整个画面色彩明艳,洁净,蕴含淡雅,鲜明突出。绘画工致精丽,生动传神,纤细而劲挺的线条勾勒,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彩绘技巧十分精湛,整个画面用彩沉稳,彩色丰富而不浮躁,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