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的艺术苦旅,结出的是丰硕而甘甜的果实;近四十年的上下求索,收获的是东阳木雕的艺术常青。2017年9月-10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寄情与木 明志匠心——黄小明木雕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火热展出。 此次艺术展上,展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大师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近70件东阳木雕作品,黄小明大师也成为了首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人展的东阳木雕艺术家。 与木结缘的近40年里,黄小明大师在东阳木雕领域砥砺前行,他以时间为经,以艺术为纬,以前人的艺术成果为基础,以当下的生活为体验,用雕刀凿镂出一条木雕艺术的发展道路。 在艺术创作上,他摒弃循规蹈矩,在遵循传统木雕技法的基础上吐故纳新,自成一派;他不走寻常路,总是带给人不断的惊喜,这就如同他的创作一样,永远给人一种激情勃发、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再以这样一场木雕艺术展,阐释了自己一生对东阳木雕艺术所追求的传承与创新之道。 承前启后,一次艺术探索的全新启程 少年时代的黄小明,便早早地接受了父亲为自己铺设好的学艺之路,但与父辈不同的是,黄小明凭借着自己一直以来对木雕创作的倾心,毅然选择了东阳木雕艺术,并在经年累月的操刀犁木中逐渐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他与木相伴数十年。 依靠娴熟的技法,他铸就了东阳木雕这一古老技艺的全新辉煌,而真正促使黄小明木雕艺术登峰造极的,还是因其师古不泥古,大胆的突破与创新,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木作精髓,大大拓展了木雕艺术的价值属性。他为杭州雷峰塔所作的“竹简式木雕”、为昆明翠湖宾馆所创作的木雕装饰,都表明其大举进入了木雕营造装饰领域;而被誉为“雕刀下梵唱”的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以及被称为“禅境般若”的南京牛首山佛顶宫木雕装饰,更是传统木作与东阳木雕水乳交融的经典案例。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寄情与木 明志匠心——黄小明木雕艺术展”展馆中央,一套故宫皇极殿金漆蟠龙宝座,无声地述说着黄小明大师为北京故宫复制“国宝级文物”的传奇经历。这套历时两年完成的经典之作,融合了木艺、漆艺、雕艺等工艺,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永久性收藏,并同时被视为东阳木雕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此外,从1998年创作的《罗汉图》,到刚刚完成的《鹤舞》,此次木雕艺术展展出的黄小明大师八大系列近70件作品莫不推陈出新,个性飞扬。雷峰塔诗词壁挂,以竹简形式促成“诗书画印”的融合;《忆江南》与《百鸟朝凤》则带人们领略杭州G20峰会的盛世华章;《宝月金荷》完美展现水缸养荷的“造景”之美;而《金龙聚宝》中,自由翔集穿梭的金龙鱼又把人带入了“物象”之境。 东阳木雕的传统题材,在黄小明大师的雕刀下,或充满古典的优雅感,或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感。一件件超写实木雕、速写木雕、取景框木雕等由黄小明大师独创的木雕艺术形态直接的、立体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些作品传递着来自木与刀的激情碰撞,东阳木雕艺术带来的震撼直达于心。 “黄小明的作品保持了传统工艺法度,又突出了时代创新意韵,呈现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性与装饰性的东方手工艺的审美气质,在创造性的传承境界里形成了他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在此次艺术展中,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原副理事长唐克美如此评价黄小明的东阳木雕艺术。 此次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东阳木雕艺术展吸引了来自中央电视台、中新网、人民网、人民政协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青在线等数十家媒体的关注,媒体在报道中指出,这场艺术展为黄小明大师近40年艺术生涯作了丰富而完整的注释,同时也是其木雕艺术践履的一个全新起点。 匠心筑梦,一场有关艺术的深情述说 在中国最高艺术文化殿堂举办个人艺术展,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将人们带回到东阳木雕“国之瑰宝”的历史评价,重新审视这种古老民间艺术的历史价值。诚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所言:“这次艺术展本身就是对东阳木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性发展成就的具体展示,是工艺美术界的一场盛事,也是文化艺术界的一场盛宴。” 同时,黄小明大师表示,此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艺术展,自己更是代表了从事东阳木雕技艺的“匠人”群体,希望能通过展览唤起人们对手工艺从业者的关注。他说,古往今来的东阳“雕花匠”,一直把厅堂、宗祠、寺庙当成至高的“展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东阳木雕要实施生产性保护,走入国人生活,需要更好的宣传平台,以及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如今的黄小明大师,早已从“匠人”跃升为“艺术家”,以其精湛的技法,与精妙的创作理念,在东阳木雕创作领域自成体系,构建了一幅木雕艺术创新发展的宏大版图。 能在东阳木雕历史性的发展成就中,创设一个独特的基因,黄小明为此而多次感叹自己何其幸运。但他深知:自己的木雕成就缘于对文脉的传承,古人作品中构思的精微幽妙,布局的收放自如,线条的蕴藉有度,虚实的呼应得体,刀法的纵姿豪迈,至今让他感动不已。 在经年累月面壁砥砺体悟的基础上,他才可能求得“破壁”,才能摆脱对前人作品的机械重复,进入“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的境界。 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莫过于遵循法度,而又超越法度。一件高达1.8米、宽约1米、雕刻厚度约10厘米的《四大金刚》在艺术展上成为焦点,此件作品为黄小明大师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娘本的唐卡为蓝本,以楠木雕刻而成。四大金刚的表情动作之到位自不赘言,身上的缨络、盔甲更是精微至极。 而他用整根樟木“剜”出的《鹤舞》,展现了连绵不断的圆雕之美,把东阳木雕注重雕刻要素内在联系的传统,与精致的造型艺术有机结合,给人以一种一气呵成的翩跹美感。 刀木践履近四旬,改变的是那流逝的光阴,不变的是那颗对艺术探索与实践的拳拳之心;匠心筑梦,这场盛大的展览,以其半生之成就,述说着黄小明大师对东阳木雕艺术的满腔深情。 |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