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环县人们常常会听说有个企业家叫杨志文,有一年他回到自己的老家环县环城镇杨庙掌村听说本村有一户人家非常困难,住的窑洞破旧不堪,就立刻去这户人家查看具体情况,经过实地查看,情况属实,这户人家着实非常贫困,他就回到环城镇镇府把情况反映给了镇书记徐万峰,两人商议后,决定由镇政府为这户人家盖三间砖房,杨志文自愿自己出资为这户人家盖上院墙以及大门,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户人家也住到了崭新的砖瓦房,告别了破窑洞。户主杨月娥激动的含泪握住杨志文的手,说我要特别感谢你,感谢政府。 “爱心汇流,情暖苦小”还是那一年五一前夕,由陇东普拉多车友会会长杨志文发起的一场“齐伸手,帮扶樊家川小学的孩子”的爱心助学活动拉开帷幕。短短几天时间,这个地处大山的贫困小学就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闭塞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条件、陈旧的教学设施、简陋的生活环境……无不让所有爱心人士为之动容、深表同情。在了解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后,许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向学校伸出了援手,为校募集了大批爱心物资,其中有6台办公电脑、1台打印机,以及大量的学习、生活用品。普拉多车友会特别为校带来了许多文具和数千元爱心款,校领导表示:感谢所有为苦小伸出援助之手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们,苦小师生唯有用辛勤的工作、优异的成绩来感恩,希望在你们的帮助下,能有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去回报恩人、回馈社会。近几年,杨志文社会活动多起来,在扶贫的基础上,又担仼起了:【星光大道冠军】熊有堂进军【2018年春晚】的独家代理经纪人,往返北京各省不断;聘为:【中国文化产业新闻媒体联合会】甘肃总会会长;【欧洲联盟文化总署】中国区副主席; 到了2017年,扶贫成了一个热词。 借着我国首个“扶贫日”的契机,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或提出新思路、发出倡议书,或给予实实在在的投资、捐赠,扶贫可谓成功吸引了社会目光。 扶贫成了一个热词,但并不是一个新词。如今,“贫困”的印记已经在多数人的记忆中消退,这是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国人民矢志不渝奋斗的成就。扶贫不是一个新词,却成了一个热词,这是站在新的节点上,我们对贫困现状、扶贫工作的清醒认识,是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所下的决心。 天易人十几年的坚持不懈,已经走出普遍贫困状态。虽然大多数人已经走向富裕,但是天易人不能视贫困而不见,更不能嫌弃贫困“拖后腿”。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哪里称得上全面小康;没有贫困人民的富裕,怎能说得上共同富裕。 天易人更懂得:和其他事情一样,扶贫工作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越到最后,剩下的问题越难解决,所需成本也越大。比如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就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比如日渐显现的“因病返贫”“因教返贫”等新问题。越是困难,越是需要我们把扶贫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凝心聚力,坚定信心,奋力攻坚。 作为庆阳环县扶贫的一个主战场,环县今年深化社会扶贫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资源整合、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为主的“大扶贫格局”,计划从今年起,每年减少贫困人口7万人以上,到2020年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这一决心,令人振奋。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扶贫攻坚,天易人责无旁贷。脱贫致富,是贫困人口自己的梦想,更是甘肃人民的心愿和希望。扶贫走进大格局,需要各方支持、社会参与、全民关注。 今天,我们天易人对贫困的认识,不再简单以收入能否满足基本温饱需求来衡量了。扶贫的重点,逐渐转到重视贫困人口的非生存需求、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上来。而这些,除了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还是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担当起扶贫主体,如此,政府可以将有限资源更精准有效地提供给那些最需要扶贫的人和地方。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传统美德。说起个人扶贫济困,比较形象的是古代那些大侠,凭着盖世武功和侠骨心肠,给贫病交加的穷苦百姓散发钱财、开仓赈粮。只是,这些多不过是演绎和虚构。其实,细想起来,不论是一时的点滴相助、还是长久的扶贫济困,我们社会中向来不缺善人善举。免费给穷苦人家看病、赠药的,资助学校建设、帮助贫困孩子接受教育的,为边远地区修路铺桥的……这些或是慈善机构、企业所为,或是个人所做。扶贫济困、互助互爱,不单是个人道德、企业责任,更是文明风尚。 天易人对社会扶贫获得的荣誉和先进表彰,就是对天易人榜样的肯定、对友善互助的风尚的弘扬。汇聚起天易人涓涓爱心,营造出天易人仁者爱人、乐善好施的环境,让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这是甘肃庆阳环县天易工程公司总经理杨志文爱心纪实最好的写真! |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