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先生自身草书的发展与他的提倡、研究、推广密不可分,1932年他同自己的助手发起成立“标准草书社”,尔后又创办《草书月刊》,提出了“标准草书”的四个标准:“易识、易写、准确、美丽”。既:“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着手对历代大量章草、今草、狂草研究、分析、筛选,系统整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并竭力推广、普及,使其走向规范化、大众化的艺术道路。 于右任先生前期(1932—1947)的“标准草书”主张“作草书首贵流畅”,这一时期他的草书从起初的行草演变升华至博采众长而约取之普及的“标准草书”,于右任先生是极为用心用功的,他曾说:“余中年学草,每日仅记一字(每日一个字写无数次),两三年间可以执笔,此非妄言,实含至理;有志竟成,功不在舍,后学之人,当更易易……”可见于右任先生能够登上书法艺术的巅峰,除了天赋聪慧之外,主要还是依靠勤奋刻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所至。 于右任先生后期(1948—1964)的草书能够在流畅自然中求波磔变化,在线条进行中处处留驻,收笔蓄势,自然产生跌宕、疾涩、力度和动感,“中锋入纸”、“万毫齐力”,笔至如绵裹铁,且笔笔皆活,所书线条圆润、遒劲、含蓄、柔中有刚的变化,以碑入草自成一家的“于体草书”被赞益为“旷代草圣”,受到世人景仰。 由于“于体草书”含蓄简练,朴拙厚重,风格特征明显,加上近几年拍卖行情看涨,难免就会出现仿作和赝品,使不太熟悉“于体草书”的喜好者蒙受经济损失。 在前篇文章中笔者重点分析了于右任先生1959年—1964年间书法的特点,并引用了数十例真伪书作案例进行了鉴别分析,鉴于署名落款及用笔、结字、书体及钤印等特征,此文主要进行于右任先生1955年—1958年间的草书作品真伪案例鉴别分析。 首先,笔者整理了于右任先生1955年—1958年部分署有纪年的书作谨供“于书”同好者借鉴参考。 署有纪年四十四年元日(1955年大年初一)书作真迹(见真迹图一) (真迹图一) 署有纪年四十四年元月(1955年元月)书作真迹(见真迹图二) (真迹图二) 署有纪年四十四年八月(1955年8月)书作真迹(见真迹图三) (真迹图三) 署有纪年四十四年十一月(1955年11月)书作真迹(见真迹图四) (真迹图四) 署有纪年四十五年三月(1956年3月)书作真迹(见真迹图五) (真迹图五) 署有纪年四十五年四月(1956年4月)书作真迹(见真迹图六) (真迹图六) 署有纪年四十五年六月(1956年6月)书作真迹(见真迹图七) (真迹图七) 署有纪年四十五年七月(1956年7月)书作真迹(见真迹图八) (真迹图八) 署有纪年“中华民国”四十六年一月(1957年1月)书作真迹(见真迹图九) (真迹图九) 署有纪年四十六年三月(1957年3月)书作真迹(见真迹图十) (真迹图十) 署有纪年四十七年元旦(1958年1月1日)书作真迹(见真迹图十一) (真迹图十一) 署有纪年四十七年元旦(1958年1月1日)书作真迹(见真迹图十二) (真迹图十二) 署有纪年四十七年一月(1958年1月)签名真迹(见真迹图十三) (真迹图十三) 署有纪年“中华民国”四十七年二月(1958年2月)书作真迹(见真迹图十四) (真迹图十四) 署有纪年四十七年三月(1958年3月)书作真迹(见真迹图十五) (真迹图十五) 二、1955年—1958年部分署有纪年款印汇集: 案例一、《横扫抗怀》草书八言联真伪鉴别分析: A:《横扫抗怀》草书八言联真迹: 此副《横扫抗怀》草书八言联极重中锋用笔,墨酣力足,笔法多变,运用提、按、推、送等各种笔法,以此达到笔画的强弱粗细变化。此副草书八言联行笔洒脱流畅,提按起伏节奏分明,轻重变化和谐,气韵流畅自然。 B1:《横扫抗怀》草书八言联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线条单薄轻飘,如“扫”、“抗”、“怀”字跑锋露气,全无真迹那种沉稳厚实的质感,所钤朱文“关中于氏”印章也与书家本人同时期钤印习惯不符。 B2:《横扫抗怀》草书八言联仿本案例二: 此副仿本用笔多用偏锋,用笔轻佻、流滑,与于右任先生圆厚的中锋用笔书风有明显区别,落款仿形造势也很牵强,所钤朱文“右任”印章也与书家本人同时期钤印习惯不符。 案例二、《袖中海上》草书七言联真伪鉴别分析: A:《袖中海上》草书七言联真迹: 此副《袖中海上》草书七言联用笔流畅舒展,点画之间翻转自如,行笔流畅之中尽现挥圆率真之意。 B:《袖中海上》草书七言联仿本案例: 此副仿本勉强为之,字形故作扭转之势,实为矫揉造作,终不得法,所钤白文“于”字、朱文“右任”两方印章也与书家本人同时期钤印习惯不符。 案例三、《江山天地》草书五言联真伪鉴别分析: A:《江山天地》草书五言联真迹 此副《江山天地》草书五言联内容是于右任先生晚年喜写内容之一,此副书作墨酣力足,气韵流畅,沉着痛快,笔画亦有迅疾行笔时飞白的痕迹,且能首尾呼应,上联中的“江”字、“待”字,下联中的“天”字、“私”字,给赏者以神贯气足的美感、动感。 B1:《江山天地》草书五言联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用笔呆滞拙劣,既无章发又无行气,全无于右任先生信手挥圆、沉着痛快的那种率意之笔。 B2:《江山天地》草书五言联仿本案例二: 此副仿本行笔迟缓、呆滞,线条僵死,不够流畅、舒展,没有于右任先生那种沉着痛快、体势开张的书风,所钤朱文“右任”印章也与书家本人同时期钤印习惯不符。 案例四、《风雨江山》草书五言联真伪鉴别分析: A:《风雨江山》草书五言联真迹: 此副《风雨江山》五言联内容为于右任先生晚年喜写内容之一,此副书作用笔自然从容,点画简劲,行笔于率意中见曲折之意。 B1:《风雨江山》草书五言联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行笔匆忙,首字“风”字及尾字“心”字提按收笔拖沓,全然没有于右任先生那种从容简劲的书风。 B2:《风雨江山》草书五言联仿本案例二: 此副仿本行气平直断续,点画用笔犯生硬呆滞之弊,粗俗险怪,体态亦无骨力,所钤白文“于”、朱文“右任”两方印章亦与书家本人同时期钤印习惯不符。 案例五、《沧海神州》草书五言联真伪鉴别分析: A:《沧海神州》草书五言联真迹: 此副《沧海神州》五言联中锋用笔,墨酣神足,流畅自然,尤其是下联中的“神州”两个字写的收放自如,妙笔生花,正是书家那种率真豁达个性的外露。 B1:《沧海神州》草书五言联仿本案例一: 此副仿本书写时亦步亦趋,点画拖沓,“海”字、“神”字、“日”字使转线条紊乱,缺乏真迹结字准确且迅疾的力度,所钤两方朱文印章也与书家本人同时期钤印习惯不符。 B2:《沧海神州》草书五言联仿本案例二: 此副仿本和上一副仿本同样是仿形造势,用笔流滑,缺乏真迹的中锋用笔,提按拖沓、流滑,结字荒疏。所钤两方印章也与书家本人同时期钤印习惯不符。 案例六、草书自作诗条幅真伪鉴别分析: A:草书自作诗条幅真迹: 此幅草书自作诗条幅章法合理、气韵流畅,看似笔画简单却能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血脉流于点画之间,神气凝于中宫之内,整体交融和谐,整幅书作气息流畅自然。 B:草书自作诗条幅仿本案例: 此幅仿本明显可以看出伪者的控笔能力较差,尤其是“绣”字的“纟”旁和“秀”字的连笔轻飘滑流,以及“坐”字和“中”字的竖笔都缺乏书家本人中锋入纸那种厚实的线质。 案例七、于右任自作诗草书条幅真伪鉴别: A:草书自作诗条幅真迹: 此幅书作中锋入纸,墨酣劲足,力透纸背,点画使转灵活圆润,整幅书作气韵生动流畅。 B1:草书自作诗条幅仿本案例一: 此幅仿本气息断续,结字缩头缩尾,缺乏书家本人那种开张有力,连绵不绝的气韵,尤其是上款题识“正之”两字显然功力不足,是此幅伪作一眼露出马脚的地方。 B2:草书自作诗条幅仿本案例二: 此幅仿本伪者的控笔能力也差,行笔匆忙,结字不够准确,有形无神。尤其是“放”字的尾笔撇划收放无力,和书法家本人厚实的中锋用笔相去甚远,上款题识的“学兄”两字也轻飘无力,署名落款中的“任”字左右分离,“壬”字部三横不够连贯、肯定,显得战战兢兢。 案例八、草书自作诗条幅真伪鉴别分析: A:草书自作诗条幅真迹: 此幅真迹中锋用笔,行笔自然流畅,线条老辣朴拙,点画厚重深沉,显得既沉着又大方。 B:草书自作诗条幅仿本案例: 此幅仿本整体章法、结字和书家本人厚实的中锋用笔相去甚远,尤其是起首的第三个字“于”字更是同书家本人的习惯写法不符,所钤朱文“右任”印章也不符书家本人同时期钤印规律。 案例九、草书“祥开百世”真伪鉴别分析: A:草书“祥开百世”真迹: 于右任先生时常书写“祥开百世”这样的吉语道贺新人,此幅书作点画简劲,气贯神足,转折多取圆劲,体态优美,形神兼备。 B1:草书“祥开百世”仿本案例一: 此幅仿本整体气息断裂,缺乏一挥而就的气韵,所钤朱文“右任”印章也与书家本人同时期钤印习惯不符。 B2:草书“祥开百世”仿本案例二: 此幅仿本用笔使转做作,如上款中的“光”字,书作中的“祥”字,明显可以看出伪者的力不从心,控笔能力较差,同时,所钤朱文“右任”印章亦与书家本人同时期的钤印习惯不符。 案例十、草书“仁者寿”真伪鉴别分析: A:草书“仁者寿”真迹: 此幅书作中锋用笔,气贯神足,凝练厚重,书家那厚实的魏碑功夫由此可见。 B:草书“仁者寿”仿本案例: 此幅仿本用笔流滑,缺乏书家本人中锋用笔厚重的线质,“仁”字气息断续,一笔一划,有形无神,缺乏一气呵成的连贯性。“者”字线质轻佻,缺乏书家本人中锋入纸的厚实,明显可以看出伪者的控笔能力较差。 通过上面15幅署有纪年的真迹书作及10例真伪案例的鉴别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于右任先生1955年—1958年期间的书作特点: 一、中锋用笔,提按起伏节奏分明,轻重变化和谐,气韵流畅自然,结字圆润, 精气内敛,亦有碑版朴拙厚密之笔意。 二、署名落款于右任的“任”字右边“壬”旁由之前一笔连写的“ ” 演变为或断或连的“三”字写法“ 、 ”,且点画肯定,迅疾有力。 三、习惯钤盖吴昌硕先生早年所刻已有磨损的朱文“右任”印章,印文右字的下方留白处偶有章料上不规则的芝麻点因日久磨损而露出。 参考文献: 1.钟明善.《钟明善艺术世界—于右任书法艺术管窥》.2007年10月第一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杨新.《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鉴别•书法卷》.2015年1月1日第一版.河南:大象出版社,2015年 3.林进忠.《于右任书法作品的相关考察》 |
文中内容和观点 : 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 ceoim@vip.qq.com